林聰明砂鍋菜火鍋

第一次做沙茶鍋就上手 – 行前篇

跨年夜跟老公一起體驗了林聰明砂鍋菜改造成的沙茶火鍋後,我們都很滿意,人妻心裡就想著,下次寒流再來,好像可以自己來試做看看。結果才相隔一週,超強寒流就翩翩降臨,又恰巧遇上週五晚,必須煮個比較澎湃的慰勞一下老公,慶祝他週末假期的到來。

在丟掉林聰明的外包裝之前,人妻特地把它的內容物材料清單好好的閱讀了一番,之後也上網查、翻閱手邊幾本食譜尋找有沒有跟沙茶相關的料理,預先做點功課,然後再決定自己想怎麼做。從成分裡面看來,應該是不會太難,只是正統作法很多材料都要炸過感覺很油膩;除了〝扁魚〞不是隨意超市就能取得,加上本來就沒想購入使用以外,其他應該都能做到 (或有辦法替代),目標就是要做出清爽無負擔的沙茶鍋來。到了週五下午雖已萬事俱備,但真正要開伙的時候,由於是第一次,心情上難免還是有點焦慮!尤其有不少材料人妻都為了改造成清爽版而做了調整,在腦內組合起來感覺是會好吃,但又默默擔心會離對傳統沙茶鍋口味的期待太遠。

林聰明砂鍋菜火鍋

人妻固定跟一家無毒白蝦養殖廠訂蝦,後來發現老闆的許願清單內,竟然有白蝦蝦干,趁著過年前還能訂到超大尺寸白蝦的最後機會,跟老闆許願一包蝦干成功!於是人妻就決定拿無毒白蝦蝦干 + 減鹽茅乃舎だし來替代扁魚。沙茶鍋一般都是用豬大骨熬製湯底,如果有販售香草豬的超市,都可以找到香草豬的冷凍豬大骨,倒也不難,但人妻手邊剛好有白煮豬頰肉 (嘴邊肉) 的清湯,加上打算用整尾小型海鱸魚來製作沙茶鍋,因此覺得用甜甜的豬頰肉湯 + 整尾海鱸魚的鮮甜 & 膠質,應該能將豬大骨的濃厚感轉為清爽,但口感還在的呈現。

繼續研究下去就發現,沙茶鍋在不同的地方喜好吃法各有不同,廈門人很愛吃海鮮沙茶鍋,台灣則主要分為汕頭火鍋和砂鍋魚頭這兩大派系。以下節錄兩篇文章,大家不妨也了解一下沙茶鍋在台灣的演進和本土化的歷程。

目前台灣砂鍋魚頭從由來跟分布來說,大致可分為兩個脈絡:一是本土水庫魚版的砂鍋魚頭,另一個是調整版的江浙砂鍋魚頭。前者的發展與時間、空間有其環環相扣的關聯性,其在市場上普及存在並非偶然,十分有趣。

節錄自 料理.台灣 – 《台味砂鍋魚頭》

沙茶最初的起源,據說是印尼的國菜 Satay 或 Sata,原本是烤肉串,也在南洋各國的街頭經常會看到。有人說因為這肉串是用醃過的肉,拿竹籤或椰子樹葉梗串好,以炭火烤之,再沾特製的沙嗲醬來享用。通常串在一起的肉有三塊,用福建話閩南說就是「三塊」(sam tè),Satay 乃漢譯成「沙茶」也。

節錄自 天下雜誌 – 《流行40年不滅!寒流必吃,揭開「汕頭火鍋」的美味秘密》

看起來人妻想走的路線,稍微偏向海鮮沙茶鍋一點,於是繼續挖掘這個路線裡的標準搭配,不外乎就是海鮮無敵三元素 – 魚、蝦、蛤蠣,既然已經下了全魚,份量上來講我們自然是吃不下鮮蝦了,所以才萌生以蝦干替代扁魚的想法,蝦味不能避免,那麼吃下一些蝦干總不太佔腸胃空間了吧?成果真的是挺滿意的,也沒什麼油浮在湯上,香又清爽,吃完之後好飽足、身體暖呼呼而且毫無負擔感。煮一鍋鍋底起來剛好是四人份,可以讓我們兩人分成兩頓份量,兩種吃法都享受一下 (一餐吃海鮮、一餐吃豬)。而且繼續在減重且最近剛好突破瓶頸期的人妻,完食兩頓沙茶鍋後隔日依然減輕了 0.5Kg,覺得好勵志。

研究完畢了嗎?把手洗乾淨,我們在下篇《第一次做沙茶鍋就上手 – 實作篇》準備〝動手〞嘍!或者如果對於使用什麼鍋具還拿捏不定主義,也可以先研究一下鍋具的使用 ☞《第一次做沙茶鍋就上手 – 鍋具篇》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