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公園
|

你今天穿幾件褲子上班?

超強寒流昨晚降臨台灣,今天大大發酵,北部整個急凍,北部山區都紛紛下起雪來,看著新聞播報好多人上山追雪,玩得不亦樂乎,在臉書牆上如同平行時空,所有要上班的朋友都在交流著北部各地有多寒冷,當然朋友們的幽默也讓人妻一直莞爾。其中最可愛的大概就是關於穿了幾件褲子出門、曾經去到零下大雪的哈爾濱都沒基隆此刻冷,可能因為自己對這兩點很有共鳴吧!所以看到笑得特別厲害。

人妻來自基隆,大家也知道我們基隆的公車循環站、市中心鬧區就挨著港邊,那小小的基隆,誰不用每天經過一下港邊呢?只能說是〝在港難逃〞啊!

基隆北海岸

每到了冬天濕氣大的強度寒流來襲,真的是不管穿多少,整天全身從頭頂到腳趾都一直是冷的,如果你不幸途中打溼了鞋襪,保證你整天都不會乾,真的是超級崩潰。更別提人妻念的國中,在和平島海邊的山上….. 然後學校還規定學生不能穿非學校發放的服裝、鞋襪去上學。更幽默的是,學校發給女生冬季制服是。裙。裝。… 是在跟誰開玩笑啊!

時代走到今天,大家都知道要使用暖氣設備了,小時候外出帶的懷爐現在也都有輕便簡單的暖暖包替代,比較高級的人類在裝潢時會做上地暖、全室冷暖氣規劃等等的設備。說真的,有暖氣是真的非常好,畢竟夠寒冷的話,人類一定是能減少外出就減少外出,能待在室內烘的暖暖的,真的很舒適。

人妻曾經在融雪的季節去德國漢諾威參展,那種發瘋的天氣,真的讓人妻印象很深刻,可能吃早餐的時候還出大太陽,在享用早餐的 30 分鐘內就已經從大太陽到下雨、下冰霰、下雪這樣全套都來過一次了。

還記得飛機抵達法蘭克福機場時,因為都接室內有暖氣,我們都無感。在離開機場要正式踏出德國室外迎接新鮮空氣前,經驗老道的業務姊姊要我們留步,提醒我們把最保暖的家當都穿上,準備接受 first impact. 我這個小菜鳥,當然乖乖照做了,尤其當時的人妻,體脂肪過低,超級怕冷。

後來看到 2 個老鳥姐姐在門口猜拳,當時真的是看不懂耶,為什麼要猜拳啊?後來猜輸的姊姊推開門,〝!#$@%$$&*〞(這是一段混雜很多語言的髒話的馬賽克) 我這才明白,原來是因為內外溫差極大,當推門的那個人會最慘,而且他的手在門推開的時候,是露出的!走在後面的人都會把推門的人當作護盾來禦寒。

我印象中當時我上身穿了 7 件、下半身連 leggings 穿了 4 件,而且其中兩件還刷毛。口罩、耳罩、毛帽什麼的全套都上了。結果,一出門口,我真心覺得我是不是沒穿啊?我這是裸體感嗎?為什麼穿衣服都沒有用呢?連骨頭都急凍了!什麼是寒刺骨,這就是寒刺骨!

歐洲和很多冬季寒冷的地方,室內都設有暖氣,而且暖氣一般都開蠻強的,這種感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因為冬季或春初去日本玩,也差不多會遭遇到一樣的問題。如果你根據室外需求來穿衣服,一進到室內保證你汗如雨下。如果穿了適合長時間待在室內的服裝,到了室外又超冷,如果需要通勤或較長時間戶外行走,沒保護好皮膚,累積個幾天下來馬上就凍傷了。真的是相當尷尬又難搞。

人妻當時在德國參展,因為擔任主辦人,也是新產品規格推廣的主要人員,所以後來每天都是穿著全副家當入場,再趕緊在雜物間換成正式且俐落的套裝示人 (還好設計展場時自己有想到要設計雜物間),但是這樣真的好麻煩喔,在寒風中每天要背另一套衣物前行都覺得艱難+1!覺得在非常寒冷之地成長、工作、生活的人,一般都會比較堅強,真的是其來有自。

在上海的時候,因為各種外送服務非常便利,Uber (在中國叫滴滴) 也不算太貴,所以室內接室內的方式去避開暴露於室外寒冷是很容易辦到的,因此對於寒冬怎麼渡過倒沒有太大困難點或阻礙。但在倫敦的時候,就完全不同了,什麼都非常昂貴,uber 或者在地車行也都要價不菲,更別提你想去的地方,搭車也未必方便 (有很多路超級無敵小條,我都覺得人行道邊跟車輪幾乎是要碰上了),所以一般都是搭公車和地鐵,以及大量的步行,公車亭沒有台灣那樣有遮有掩,地鐵站 90% 也就等於是地下道這樣,不是密閉的建築。

聖保羅大教堂

那時候,老公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得往返我們的住處,單趟路程大概是 15 分鐘,就這樣不到一週雙腿就整個凍傷爆皮了,也不是說男生不願意穿保暖褲,我們也有準備,但穿了保暖褲一進到室內,就慘了,整個熱爆你一秒都待不下去!而且老公的工作是專業等級比較高的顧問,去到客戶那邊就是要去服務客戶的,到場就得開始工作,怎可能說〝ㄟ,不好意思,我去更衣一下〞再回來?!更別提物價極高的 Bank 區,我們也沒有哪一天覺得自己是熱量無比充足的,所以根本也不足以應付這種不間斷的濕濕冷冷,那三週期間 (一月下旬),大概只看到 3 次太陽吧,而且太陽大概下午 2 點就收工了。那不是人妻才當忙完午餐,準備要出門去〝踏青〞的時間嗎 😂

倫敦衛兵博物館閱兵儀式

當時老公以為人妻我就會因為寒冷而減少外出探索,並感到可惜,結果人妻前幾天就地買了幾件抗寒衣物後,覺得超讚,穿三件就夠暖了整個人好靈活啊,於是就開始每天下午空檔趴趴走,而且這樣的穿法讓人妻整個旅程都沒有被當外地人對待的感覺跟遭遇,入境隨俗或許這也是一種吧?

雖然說當地操辦的衣物很適合當地當下的氣候,穿靈活些也比較安全。但每天大概只要連續在戶外 1.5 小時之後,就會開始有一種要失溫了的感覺,這時候就會覺得台灣真的好溫暖好可愛,很多地方都有熱熱的東西可以吃一下暖暖身子,而且選擇多元價格也可愛。倫敦呢?大概就是如果冷到受不了的當下,你能買到一杯黑咖啡、拿鐵、熱茶什麼的,熱熱的拿在手上邊走邊喝,你就會感動得很想哭,如果他還是室內店家,你就真的會覺得哈里路亞、阿彌陀佛,什麼神都給他謝過一輪。都忘了一杯至少要 3 英鎊起跳,所以說到底是錢重要還是命重要,在 critical 的時候不證自明 😂

海德公園

到底有暖氣好還是沒暖氣好呢?真的是很兩難呢!但去過幾個不同國家城市居住後,人妻是覺得暖氣還是要有啦!在台灣生活,室內還是備個暖爐比較妥,但如果家裡是貼地磚的話,不要突然開很強,免得熱漲冷縮太激烈就爆了!祝大家都平安渡過寒冬,不管是氣候上的寒冬或者任何形式的〝寒冬〞,我們也別忘了寒冬中多關懷身邊的人喔!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