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 Arsham_mickey mouse
|

可以吃的藝術

吃是幾乎所有生物一天至少要做個三五次甚至以上的行為,動物大多數餓了才吃,但我們人類(和某些智慧較高的生物)很特別,會有為了好奇、開心、不開心、純打鬧等等各種因素額外去進食。本來在還沒有智慧手機的年代,bbs 站上面的美食版也總是最活躍的,現在有了臉書、IG、Line 群組、各式各樣自媒體、電子媒體等平台,美食的擴散率(和勸敗率)更是升到人類史上的最高點吧,我想。

「藝術」一辭的定義相當紛歧。最廣義的藝術定義為:凡是含有技術與思想的活動及其產物,都是藝術。這種定義實與「技術」無異,雖能涵蓋藝術的範疇,卻很難凸顯藝術的特質。 歷來對藝術的概念,大概可歸為六項。 1.藝術之特徵在於產生美:這是古典的定義,主張藝術乃是人類一種有意的活動,其目的在達成美。 2.藝術之特徵在於再現,或再造現實:這種定義係基於「藝術模仿現寶」之藝術理論。 3.藝術之特徵便是形式的創造:藝術乃是將形式賦予事物。 4.藝術之特徵便是表現:這種定義將注意力從活動轉移到主體上,並且集中於藝術家的立意上。 5.藝術之特徵在於產生美感經驗:注意到藝術品加於觀賞者之效果,主張藝術的效果乃在於產生美感經驗。 6.藝術之特徵在於產生激動:主張藝術在於產生令人難以抗拒的,深具顛覆性的,或徹底激動的經驗。

節錄自《國家教育研究院-藝術》

曾經,坐在藝廊的辦公桌上的某天,突然間的忿忿不平排山倒海而來,很想做點什麼來突破。人妻非常熱愛食物,這點大家都知道,但人妻也一樣熱愛藝術啊!自己跨入藝術領域去經營藝廊一段時間之後,更是強烈的有兩腳都踏上船的強烈搖晃無力感,難道民眾就最能感受美食卻完全難以感受藝術嗎?有些食物,端到我們面前,我們一樣完全不理解無法參透,卻躍躍欲試,或者覺得一試無妨,然而當一樣的〝劇情〞,把食物替換成藝術創作,一個我們不理解又無法參透的藝術品,端到我們面前時,為什麼大多數人卻想要逃呢?

這中間肯定出了什麼問題,尤其人妻很愛自己隨興創作或改造料理,自己也知道產出一道料理從無到有的過程,其實跟藝術創作並不是毫無關聯的!很多藝術家,他們也同時是很優秀的掌廚人呢!不懂得下廚的藝術家們,幾乎也都非常享受嘗試美食美酒,畢竟吃這件事,它充滿了人性並能給予人類非常真實的刺激,他們與我們在生命面前,並無兩異啊!所以,很確定的,吃不可能跟藝術完全無關,如果吃能這麼接近於常民毫無距離感甚至對常民有致命的吸引力,那我能不能策劃一檔〝能吃的〞展覽或者透過〝食物〞來傳達藝術精神的展覽呢?一來拉近民眾與藝術的距離,二來也能諷刺這種面對食物躍躍欲試、面對藝術卻往反方向逃跑的矛盾現象,促發人們去省思。

今天一早起床,人妻的朋友傳來這張照片,原本還在〝酣眠〞的人妻一秒就驚醒過來,真的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之寫照😅 當年對於可以吃的藝術展的空白,突然間被這張照片盪起的靈感給填滿了!這應該是來自類似臉書《婦仇者廚房》這類社團的失敗搞笑照。大家不妨先看看(笑笑)🤣 有在烘焙或下廚的人,肯定都很有共鳴。Coz sh*t happens 🤣

婦仇者廚房

先說說藝術家們吧!過去多數人所知道的藝術家,可能是已經成名的,大多不會太年輕,因此當我們有機會認識他們時,會將他們當作偶像或者神明一般,端得高高的尊敬、崇拜、景仰著。這很正常,但也因此會有高深莫測的距離感。或許一部分的距離感是這樣來的,但實際上,這只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是我們今天談的人與藝術之間的距離。這五年來,各種新形式的公開藝術展演活動越來越活躍,年輕創作者大多也都有經營自己的臉書或 IG 帳號,藝廊和藝術空間也都有粉絲專頁和官網,所以如果大家有機會透過這些平台認識或追蹤藝術家們,不難發現,年輕藝術家們的日常,也相當生活,跟我們無兩異,大量且真實、帶狀的曝光,也確實能拉近距離,但仍然不夠。

他們只不過是特別熱衷且擅長於將這些生活、生命中的經驗、感受、倫常、異常、社會現象、精神領域等,透過他們的視角和詮釋,透過創作視覺化(或聽覺、觸覺化)展成在我們面前。為什麼轉換成一個形式我們就不認得了?甚至想逃?

或許是因為我們本能的抗拒,深怕自己萬一理解錯誤就等於不夠深度,深怕自己萬一不小心最內心就像藝術作品一樣被揭發來示人很尷尬,深怕自己就崩潰哭泣顯得軟弱,在藝術面前我們是不是表現得像個幼兒,對於陌生的嘗試總是先抗斥再說?

我們在藝術的場域裡面見證很多情境,說實在的很感謝那些真實的觀者,任何在展示場所中所展現出來的行為,也都是成就展覽的一環,並且讓我們知道,或許藝術品還沒有辦法被收藏(或者不適合被收藏),藝術家的生計還沒有辦法仰賴販售藝術品為主要收入,但這些創作確實能夠與觀者碰撞、建立關係、造成影響,至少能達到推廣和教育的目的。

回頭說說那盤餅乾,在藝術的領域裡面,動手想烤出 3D 乳牛餅乾 = 藝術的實踐,立體乳牛麵團的塑形是我們預期它成為餅乾的最終形象,而整個烘焙的過程 = 藝術的勞動,然而許多藝術的勞動最終展現於成果,卻是一場徒勞(徒勞 = 烘烤出來二次元化的乳牛餅乾),Cest La Vie! 這就是人生啊!即便二次元化了,我們還是可以看出並指稱它為乳牛餅乾啊!畢竟它乳牛的意向(乳牛斑點花紋)還是很顯著的!只是不經過指點,我們或許無法想像他進爐之前其實是一頭頭可愛的 3D 乳牛。但你能說只有 3D 乳牛餅乾才叫做成功的乳牛餅乾嗎?二次元的乳牛餅乾就不是乳牛餅乾?並且就是失敗的乳牛餅乾?如果是這樣,哪來的半熟蛋糕?米其林餐廳又哪來的打翻的檸檬塔這道創作?

有很多成功的創作,其實起始於實踐,來自於勞動後的產出,多數時候甚至來自於勞動後的徒勞(我不會說那是失敗,畢竟以餐點來說,很多結果形式看起來是〝失敗〞的,但吃起來卻意外美味充滿驚喜)

後來,透過跟當時合作的年輕創作者們聊天,聽到了很學院派的藝術對談,他們提到很多〝正負空間〞(正負形)、〝介入與放任〞,這種相當學術的藝術探討。而許多能進入最高殿堂的當代藝術家,往往創作中也都沒有偏離這個表達與手法去作為創作的展成。這個乳牛餅乾為什麼能填滿人妻當時想策展的靈感呢?正因為它的精神也能呼應到這麼藝術性的境界,我很希望能透過這樣的對照,讓更多人不要抗拒藝術並將藝術排拒在己身以外。因為藝術真的是有益健康的存在,不然怎會自古有人類就有藝術的存在了?為什麼電影中想像世界末日時,藝術品先上逃生船艦?歷史上戰爭時,藝術文物也是重點爭奪的一環?

我們常見的藝術正負空間表達,最簡單常見易懂的就是〝挖空〞或〝對比〞,創作者行為上去做一個挖除、刮除、拿掉的動作,他的勞動是一種累加(正),而他勞動的結果卻是一個空洞、凹槽甚或消失不見(負),透過〝正〞的動作去創造一個〝負〞的結果。

Daniel Arsham_mickey mouse

至於〝介入與放任〞呢?這就很常運用〝流動性〞的手法來表達(與質量、引力、材質組成等相關,與物理、化學、數學有很深的關聯,因此也不少這領域的人跨入親近藝術後,會得到很大的共鳴),最容易被大家理解的或許是水墨轉印或潑墨的手法,用潑墨舉例好了,藝術家的〝介入〞在於他決定墨水的濃淡、潑在畫面上的什麼點,從什麼方向施力、施多大的力,看似藝術家完全掌控結果,但當他潑下去之後的成果,其實並非可以百分百可預期或受掌控的,無論是創作空間的空氣組成、甚至紙張的材質、狀態,各式各樣的主動與被動條件,都會影響、導致畫面最終如何吸收墨汁,到最終〝乾燥定型〞的這一段路程,就完全不是藝術家可以掌控或介入改變的(即使刻意去介入,能改變的也有限),充足的經驗確實可以決定大致的方向和成果,但再厲害的藝術家或技師也無法對成果做到百分之百的控制(更別提,到底有沒有人是真正的清清楚楚百分百明白自己當下要什麼?)。這期望與結果之間的落差和探討,也正是藝術作品中很注重的部分。

西方很熱衷的創作手法:顏料的自然流動,也是介入與放任的一種經典展現。當然在放任後,如果藝術家看不順眼或覺得這不是他們要的,他們還是可以再度介入,於是在介入與放任之間,無限循環直到他們覺得,OK, that’s it. It’s done. 可以了,好了,這作品完成了。

所以誰說這系列餅乾不能作為一種藝術的呈現?可以做出全系列:虎貓餅乾、斑馬餅乾、雲豹餅乾、企鵝餅乾、大麥町狗餅乾、虎鯨餅乾,不勝枚舉了,光是隨意想想就已經能有這麼多種,人妻我也終於能說,啊!是可以做出可以吃的展覽來吸眼球的!只可惜人妻家中沒烤箱啊!沒辦法靠自己實踐了!而且大家別忘了,別以為你想失敗,還能每次都失敗的這麼精準呢!當你認真要失敗的時候,失敗又不來了,也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生命中本就沒有什麼事情是我們能百分之百掌控的!我們得試著去尊重、理解生命本身的樣貌和特質,找到一個與之平衡的方式去過生活,與他人互動。

所以我們再度想想,藝術跟生活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大距離,每天在廚房裡胡搞瞎搞的我們(有些人是很愛自己動手維修或補強居家功能),其實也可能正進行著藝術的實踐、勞動和徒勞呢!我們信手拈來的巧思,也很可能是正負空間的表達,那些放手任其自由發展出的線條所獲得的驚喜(或驚嚇),不也都是介入與放任的結果?

但為什麼我們不能自稱為藝術家呢?因為人家藝術家可是每天嘔心瀝血的想辦法籌錢過日子並專注在創作產出的一群了不起人類啊!他們很常面對戶頭空空、飢餓寒冷、空虛寂寞啊!即便在藝術事業的過程中,大多數時候這樣困難,他們還是為了人性精神的表達不屈不撓地努力著不放棄,所以說,我們是不是都應該多多關心多多接近藝術?去了解這樣的一群人,這麼努力的究竟要告訴我們什麼?接近藝術其實等於接近我們自己、接近彼此,身而為人類的孤寂感也不會那麼強烈。這麼說吧!藝術的精神打從原廠出廠就內建在你我的人性裡,如果我們選擇了永不登入啟動功能甚至斷然地解除安裝(或隱藏起來眼不見為淨),並跟自己說,我不需要!那這系統很難說哪一天會出問題的,而且那時候,還往往搞不清楚到底自己曾經做錯了什麼事走到這個地步?!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大家透過熟悉的主題,更了解了藝術一格。凡事都是少接觸就陌生,就有距離感,只要大家不抗拒不排斥,樂於多多接觸(如同嘗鮮食品一般),藝術領域絕對能帶給我們生命許多美好。真心不騙!沒接業配 😂😂😂

Similar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